head_bg3

公司新闻

建筑施工企业服务管理标准(建筑施工企业管理规范)

 

怎样开展施工现场质量标准化管理

1、法律分析:推行施工现场标准化管理的主要措施有:(1)提高认识,加强领导。质量管理标准化是一项基础性、长期性工作,对夯实企业质量工作基础,落实企业质量主体责任,促进工程项目和地区质量管理水平提高起着重要作用。(2)细化措施,有序推进。(3)综合管理,确保实效。(4)加强指导,营造氛围。

2、以施工企业为重点,以施工现场为中心,以对质量行为和实体质量控制评价为基本手段,落实企业主体责任,健全质量管理体系,提高现场管控能力,统筹规划、强化管理、分步实施、分类指导、树立典型、以点带面,稳步推进质量管理标准化工作。

3、规范施工流程:制定标准化施工流程,明确各个施工环节的作业内容和标准,规范施工过程中的作业流程,确保施工质量和安全。完善作业标准:建立作业标准管理制度,制定标准化作业规范和标准作业指导书,为施工人员提供标准化的作业指导和参考,提高施工质量和效率。

4、内容 施工现场标准化管理包括公司的管理制度,ISO-9002国际标准,法律法规等。职责由质量安全科和综合办公室按建设主管部门的规定,对施工现场进行标准化管理。施工现场1)根据施工组织设计要求进行现场平整、疏通交通道路,做好上下水、电力、电讯及能源安排。

建筑施工企业对安全管理工作怎么不重视

1、不能发挥引导和督促的职能;监理单位未完全按照要求对施工过程进行严加管控,存在敷衍了事的情况;施工单位在管理工作中未投入更多的人力、物力和财力,不能及时发现和解决施工中的安全隐患。第三,对施工人员层面存在的问题进行分析。

2、建筑施工安全管理现状 长期以来,人们只重视建筑行业的规模效应,对建筑行业的规模及质量关注较多,而对建筑施工的安全生产管理重视不够,导致我国的建筑施工行业存在着许多问题:1)安全管理模式脱节。

3、二)施工人员安全教育不到位施工企业对施工人员的安全教育只停留在传统的安全管理方式上,安全问题没有深入人心,施工人员安全生产意识薄弱、麻痹大意、自我保护能力差,这就导致了违章指挥、违章作业、违反劳动纪律现象的发生,增加了安全事故隐患。

4、近些年来,执行不严成了不少企业的一个通病,其表现一是企业领导对安全重视程度不够,认识不到位,出现重生产轻安全现象,致使下达的安全指令、要求、检查、落实成一纸空文,形成安全管理悬挂置空式。

5、管理方面,主要体现在对安全管理方面没有引起足够的重视,在技术方面,主要体现在安全技术和安全装备相对也较为落后,这些,都造成了我国建筑企业成为安全事故多发型企业的主要原因。从安全管理能力方面分析,我国的建筑类施工企业的表现在于管理水平不高和重视程度不足。

建筑施工企业试验室管理规定

1、第一章 总则第一条 为加强对建筑施工企业试验室工作的管理,确保工程质量,根据工程建设质量管理、监督的有关规定,制定本规定。

2、施工单位及其取样、送检人员必须确保提供的检测试样具有真实性和代表性。

3、应符合国家现行标准的相关规定。 6; (4)送检、检测方法应符合国家现行相关标准的规定、施工单位及其取样,可由施工单位的企业试验室试验。 7。

4、禁止将与检测工作无关的物品带入试验室,工作人员不得在恒温恒溼室内喝水,禁止用溼布擦地,禁止开启门窗。 要换鞋、换衣的试验室,不管任何人进入,都要按规定更换工作服、鞋。 试验室应建立卫生值日制度,每天有人打扫卫生,每周彻底清扫一次,空调通风管每季要彻底清扫一次。

5、检验试验费属于企业管理费。依据:建标〔2013〕44号---住房城乡建设部 财政部关于印发《建筑安装工程费用项目组成》的通知 建标〔2013〕44号 检验试验费:是指施工企业按照有关标准规定,对建筑以及材料、构件和建筑安装物进行一般鉴定、检查所发生的费用,包括自设试验室进行试验所耗用的材料等费用。

6、通过标识不仅可及时清退不合格产品,而且可避免不同类型、规格的原料、半成品等混淆、错用,另外,还应根据《建筑施工企业试验室管理规定》的要求对有关原材料、半成品,实行见证取样及送检制度。只有如此,方可对所有材料进行有效控制。


发布时间: 2024-09-0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