head_bg3

公司新闻

建筑施工企业分立方案(建筑企业分立方案范本)

 

建筑企业资质升级常见的失败原因是什么?

建筑企业资质升级失败的原因有哪些?建筑企业在施工过程中发生重大安全事故。企业对建筑施工安全事故和质量问题隐瞒不报。企业主要人员中,有证书要求的人员,未能获得相关证书就上岗。工程业绩材料中,超越本公司资质或以其他公司名义进行相关承包工程。

缺少结算书明细 成绩称号与全国建筑市场监管公共服务渠道不一致 注册造价师执业印章编号与实践不一致 竣工验收存案表中的施工许可证号与前次申报提供的不一致 装饰工程,前次申报提供了竣工验收存案表,成绩不予认定。

日期问题 企业提供的工程业绩材料中,工程合同签订日期早于工程中标日期或竣工验收日期早于工程合同签订日期,材料上的时间错误。人员问题 工程业绩中的主要人员,如项目经理、专业技术人员等,不符合工程承揽的要求,也就是超过标准或跨专业参与工程建设。

简述施工企业资质的法定条件?

1、企业近5年承担过下列5项中的3项以上工程的施工总承包或主体工程承包,工程质量合格。 (1) 6层以上的房屋建筑工程; (2) 高度25米以上的构筑物或建筑物; (3) 单体建筑面积5000平方米以上的房屋建筑工程; (4) 单跨跨度15米以上的房屋建筑工程; (5) 单项建安合同额500万元以上的房屋建筑工程。

2、施工企业资质的法定条件:(1)有符合规定的净资产;(2)有符合规定的主要人员;(3)有符合规定的已完成工程业绩(4)有符合规定的技术装备。建筑业企业资质分为施工总承包资质、专业承包资质、施工劳务资质三个序列。企业可以申请一项或多项建筑业企业资质。

3、今天,把它提取出来科普一下:企业资质法定条件和等级:施工企业资质的法定条件《建筑业企业资质管理规定》中规定,企业应当按照其拥有的资产、主要人员、已完成的工程业绩和技术装备等条件申请建筑业企业资质,经审查合格,取得建筑业企业资质证书后,方可在资质许可的范围内从事建筑施工活动。

4、建设公司的资质包括什么条件 具有法人资格的企业申请建筑业企业资质应具备下列基法定条件: 具有满足法定标准要求的资产; 具有满足法定标准要求的注册建造师及其他注册人员、工程技术人员、施工现场管理人员和技术工人; 具有满足法定标准要求的工程业绩; 具有必要的技术装备。

5、一级资质标准:1净资产1亿元以上。2企业主要人员:(1)建筑工程、机电工程专业一级注册建造师合计不少于12人,其中建筑工程专业一级注册建造师不少于9人。

6、施工劳务资质办理条件主要包括:营业执照:施工企业需要有有效的营业执照,并且执照上的经营范围应当包括有施工劳务的内容,施工企业的法定代表人应当有资格担任施工企业的法定代表人。

建筑工程资质改革有哪些内容

新规定具体变化:第一,针对资质办理过程,节省了各方面的的开支及成本,还有时间,同时也放大了权力度。同时将等级减压。针对以前特级资质的直接换成施工综合资质,如果取得十类特级里的其中一种,是可换发建筑综合资质。可以说综合资质范围更广,可以承包各种业务不需要再去持有其他的资质了。

自2021年7月1日起,建筑业企业施工劳务资质由审批制改为备案制,由企业注册地设区市住房和城乡建设主管部门负责办理备案手续。

施工总承包资质类别有改变:新标准中去掉了老标准中的“企业”二字;四个类别的施工总承包资质名称发生了变化,分别是“建筑工程”替换了“房屋建筑工程”、“冶金工程”替换了“冶炼工程”、“石油化工工程”替换了“化工石油工程”、“机电工程”替换了“机电安装工程”。

一级造价工程师、勘察设计行业注册工程师等专业技术人员资格考试报名证明事项中试行了告知承诺制。可以期待,全面覆盖住建领域各主体的告知承诺制度体系将不再遥远,资质许可、信用约束和经济制衡相结合的建筑市场监管制度以及市场主体自治、行业自律、社会监督、政府监管的社会共治格局也指日可待。

【住房和城乡建设部副部长 易军】首先,我代表住房和城乡建设部感谢媒体朋友们长期以来对住房和城乡建设事业的关心和大力支持,下面我简要介绍一下建设工程企业资质管理制度改革的有关情况。健全企业资质管理制度、放宽市场准入是工程建设领域深化“放管服”改革、优化营商环境的重要内容。

建筑企业资质改革考核重点是这5大指标

1、改革后,10类施工特级资质,包括房建、公路、铁路、港口与航道、水利水电、电力、矿山、冶炼、石油化工、市政一共10个类别,整合为综合资质,可以承担各行业各等级施工总承包业务,大大拓宽了企业承揽业务范围,横向全部打通,只要企业有信誉,有能力,就可以跨行业承担任务。

2、如:建筑 工程施工总承包甲级资质标准中,要求企业完成“3类中的2类以上工程,是 指企业完成的工程中,高度、层数、建筑面积等3类考核指标中至少应满足2类, 否则即为业绩不达标。 企业申请多个类别资质的,工程业绩应当分别满足各类别资质标准条件。

3、增加现场管理人员数量要求 更加明确企业对专业方向的要求 主要体现在人的素质和科技创新方面,要求大而强,精而专的主导 对新的资质调整后的工作重点要求是:除各类别最低等级资质外,取消关于注册建造师、中级以上职称人员、持有岗位证书的现场管理人员、技术工人的指标考核。

4、改革后,工程监理资质类别和等级由34个压减为21个,压减38%。 14大要点总结 重点一:原特级资质直接换发施工综合资质、一证“封顶” 将施工总承包特级资质调整为施工综合资质,取得原10类施工总承包特级资质中的任一类,即可换发综合资质。

5、建筑施工总承包甲级和专业承包甲级资质标准中,均增加了企业近3年上缴的建筑增值税额考核指标。(五)取消对职称人员和技工人员要求,为企业减负 (六)对企业人员:建造师和技术负责人有年龄和社保缴纳要求。

6、劳务资质标准:企业资产 (1)净资产200万元以上。(2)具有固定的经营场所。企业主要人员 (1)技术负责人具有工程序列中级以上职称或高级工以上资格。(2)持有岗位证书的施工现场管理人员不少于5人,且施工员、质量员、安全员、劳务员等人员齐全。(3)经考核或培训合格的技术工人不少于50人。

建筑资质要变革,会有哪些调整?

新增综合资质,取消特级资质。取得施工综合资质的企业可承担各类工程的施工总承包、项目管理业务。新标准中建筑施工总承包资质共设立13项。较原标准增加1项“民航工程施工总承包”。新标准中建筑施工专业承包资质共设立18项。

住建部《建筑业发展“十三五”规划》中提到,在“十三五”期间,建筑业产业结构将进行重大调整!促进大型企业做优做强,形成一批以开发建设一体化、全过程工程咨询服务、工程总承包为业务主体、技术管理领先的龙头企业。

企业信用记录 推进建筑市场信用体系建设,进一步完善“黑名单”制度,也是这次改革的重点。因此建筑企业一定要重视诚信建设,维护好自己的企业信誉,避免出现拖欠农民工工资、拖欠项目工程款、建筑质量不达标、施工偷工减料等现象,否则不仅资质办理会受影响,还将受到相应的处罚。


发布时间: 2024-06-18